我们知道,在中国当前的体制下,省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国家队不可能负责一个国家所有的运动员,所以有必要产生省队制度。为了让省队有鼓励训练运动员、为国家出成绩,所以通常情况下,当国家队的队员出了成绩之后,其荣誉,也同属于该运动员对应的省队。
也就是说,一个运动员往往有两个“东家”。他/她既是国家队的队员,又是省队的成员。一方面该运动员要负责给中国增光添彩,为国家荣誉努力奋斗;另一方面需要给省里打工,帮省里争气,为省里竞争荣誉。在这背后,就引出了无数的利益纠纷与利益输送,在当今中国的体制之下,屡见不鲜。
有个人打了一个巧妙的比方。各个运动员,就像是宫斗电视剧里皇帝身边的各个妃子。她们名义上都是皇帝的人,但是背后,却代表着官场上不同的势力,各自拥有着各自的靠山。有些代表着户部的利益,有些代表着兵部的宗族,有些代表富商巨贾手里的资本,有些代表着友邦的友谊,这些妃子们不仅自己要在皇帝面前争幸,还需要为背后的靠山争取他们想要的东西,而其背后靠山的势力强弱也影响着妃子们本身的地位。这个比方恰似当今中国体操的写照,将如今各运动队,比如体操队的现状,显示得淋漓尽致。
一个运动员属于国家队,也属于省队,那就意味着,这个运动员,省队拥有他/她的所有权。运动员不仅需要在国家队体现竞争力,还需要与省队打好关系。因为必要的时候,省队是可以给你“卡脖子”的。比如,一个运动员想要退役,那他/她自己说了算不算呢?是不算的。如果省里不允许该运动员退役,比如这个省的后备力量薄弱,需要这个运动员再坚持一下为省里争取成绩,那省里有权力拒绝这个运动员的退役请求,在你的退役申请里没有省里领导的签字,你就退不了役,还需要继续给省里为了一些全国比赛而“打工”。而一个运动员如果在国家队里“落难”了,那如果与省里的关系比较好,省里可能会用自己的关系去想办法“捞”一下;但要是这个运动员本身在省里的人缘一般、领导也不太待见,那就很可能成为国家队与省队的双重弃子,下场惨烈。
显然,有比较敏感的读者一定体会到了一点。
在很多时候,省里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并不是一致的。那么,在这个时候,省队制度是否可能成为一个国家获得成绩的拖后腿因素呢?
而这一点,在2023年体操世锦赛与亚运会名额的选拔上,就清清楚楚地呈现了出来。
一、2023体操世锦赛与亚运会名额的复杂困局
由于疫情的影响,原本定于2022年召开的亚运会没能成功举行,官方宣布其将于2023年召开。这样势必将原本就很拥挤的2023年的赛程变的更加拥挤。2023年的亚运会无论放在什么时候,基本都会与某一个项目的大赛发生冲突。而这一次,与2023亚运会冲突的赛事变成了2023年的体操世锦赛。
两者基本同期举行,亚运会稍早几天,这就意味着,一个运动员,特别是女运动员,基本不可能在今年同时进行亚运会与世锦赛的比赛。即使要比,也势必面临着倒时差、没有热身、没有场地适应等尴尬局面,发挥也要受到严重影响。(必须在亚运会体操赛事结束的当天马上飞往世锦赛赛场,而且基本不可能赶得上预赛,仅有的可能是作为替补参加团体决赛)这就意味着,无论是男队还是女队,都必须选拔两套阵容,一套阵容去比亚运会,另一套阵容去比世锦赛。而这个时候,尴尬的地方就出现了。
1.对于省队的利益来说,上亚运无疑好于上世锦。上世锦难度大,竞争激烈,世界名将众多,不易出成绩,在考评的时候对省领导的政绩加成亦不如亚运成绩,所以站在各运动员“东家”的角度而言,自己最强的运动员是更希望上亚运的。
2.对于运动员本人来说,理论上也是上亚运更好出成绩。如果该运动员有单项冲金的实力,有成为世界冠军的可能,那可以选择上世锦赛进行挑战,但可能性较低,对省队利益也并不友好,更多是寄托了粉丝们的期望,从实际利益出发,是不如上亚运的。
3.然而对国家来说,特别是女队,有个额外的因素。因为中国队没能在2022年世锦赛上取得团体前三名,这样2023世锦赛就是唯一的能够让女队团体进入奥运的机会。中国体操女队只有在2023团体预赛上取得前12名,才能够获得奥运名额,在奥运会上比团体。因为世锦赛关系到奥运名额,如果上世锦赛的阵容太差,有一定可能导致预赛比到12名之后从而落选奥运团体。因此世锦赛必须有“镇场”的主将,来压住分数线,避免惨剧发生。而这个事情,是对各省领导的利益有所影响的。
4.对每个省而言,最好的事情莫过于自己的主将可以上亚运会,而其他省的主将可以去世锦赛打工。这样自己的竞争对手更少,更容易获得政绩。但是要是每个省都这么想,那国家的利益又无法得到保证,这是矛盾的主要冲突点。
5.特别说明的是,本次亚运会在杭州举办,因此东道主浙江队拥有全场最大的话语权。广东势力整体在全国范围内相对较为强势,也是2020东京周期的国家队金主与主力来源,而福建拥有本周期我国竞争力最强的运动员邱棋缘与赞助商相助(体操队的赞助商安踏位于福建),可以说,浙江、广东、福建三家的话语权是相对较大的。而这个话语权的大小,会直接影响亚运与世锦的名额分配。
6.而有趣的是,偏偏今年最需要给世锦赛团体增加竞争力的三个全能主将:张清颖、欧钰珊、邱棋缘,则是这个话语权最强三个省各自的主将。对于这三个省而言,最有利的无疑是自己的主将上亚运会,其他省的主将上世锦赛,比如浙江就希望张清颖上亚运会上大包大揽,欧钰珊与邱棋缘全去世锦赛给国家打工,那亚运的利益无疑可以最大化。因此形成了非常复杂的搏弈局面。
说的清晰易懂些,就是:上亚运大包大揽闪耀全场,上世锦赛做苦B打工人,最好是我去亚运你不去,但要是人人去亚运,那国家就很可能玩完。
理论上,对国家而言,最好的选择是这样的:把大部分主将都派往世锦赛,但在亚运会留一个全能好手用来“镇场”,比如欧钰珊或张清颖,有这一个镇场的选手,基本上能保证稳定地获得亚运会的团体、全能、平衡木、自由操金牌,也大概率能拿到高低杠的金牌。国家的利益是保证了,但地方的利益呢?
比如说,如果国家最后选择把张清颖留在了亚运会,那广东和福建一定会不满意。凭什么你张清颖就能上亚运会上大包大揽呢?你张清颖上亚运会,那全能和平衡木能危胁到你的,不就是欧钰珊或邱棋缘么?结果我们几个苦哈哈地给全国打工,你就在这边面对一堆菜鸟选手横扫千军?我们的势力也不比你差啊,为什么牺牲的要是我们呢?同理,如果把欧钰珊或邱棋缘留在亚运会上,那局面也是类似的。谁留在亚运,谁就能面对并不强大的对手闪耀全场,其他的两个人就得为了全国的奥运名额而打工(更要命的是,你赢来的是团体名额。很有可能你辛辛苦苦地给国家赢得了奥运名额,但实际的奥运阵容里并没有你的存在,相当于成全了别人)。对于省队来说,是不肯吃这个亏的。
而如果我们把邱棋缘、张清颖、欧钰珊全部派往亚运会正面PK,那行不行呢?这样理论上对这三个省是公平了,但国家呢?
如果他们三个都派往亚运会,那要面临的局面,就是世锦赛上,我们只能派出左彤、张欣怡、吴然、章瑾这类型的选手。这些运动员的难度不突出,稳定性也堪忧,上限不高的同时下限也非常可怕,一旦爆炸起来谁也不敢说后果如何。事实上,亚运会上的亚运女队阵容预赛就发挥的十分惨烈,平衡木多人次上演大爆炸,最后比日本二队的优势很小,而在世锦赛上的日本一队也是非常惊险地拿到前12名,堪堪获得奥运名额。亚运分整体的打分尺度是很松的,比起世锦赛的打分尺度要宽松许多,亚运会161分的团体预赛成绩,放到世锦赛上很可能只157左右,这个分数并不足以稳定地获得奥运会团体名额,非常危险(美国、英国、加拿大因为2022世锦赛团体前三,已经取得了团体名额,意大利、法国、巴西可以非常轻松地超过这个成绩,荷兰、德国、日本、韩国、罗马尼亚、澳大利亚、墨西哥、匈牙利的成绩都在157附近或偏上,而比利时则是2023年世锦赛的东道主,是在世锦赛前最后一刻主将nina derwael重伤才导致无缘前12名)。
所以,女队的名单,势必非常“难产”,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相比女队,男队的名单就好办么?也不一定。男队面临着和女队一样的问题,亚运对手薄弱,世锦赛要面对世界名将,但男队的好处在于,由于男队获得了2022年世锦赛的团体冠军,直接拿到了奥运团体资格,因此,就算男队世锦赛预赛比成了一锅粥,也不妨碍男队能比奥运。可是,奥运会前一年的世锦赛,往往是强队的“试金石”,历史上,奥运会男团冠军,绝大部分都是奥运会前一年的世锦赛冠军(比如东京奥运会男团冠军和2019世锦赛冠军都是俄罗斯队,16奥运会与15世锦赛男团冠军都是日本,12奥运会、11世锦赛、08奥运会、07世锦赛男团冠军都是中国),也是奥运会打分的风向标,让主力前去世锦赛也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
更为复杂的是,对许多省来说,男队与女队都有利益诉求。例如,肖若腾与唐茜靖同属于北京,兰星宇与韦筱圆同属于广西,孙炜、尹德行、侍聪、尤浩、左彤同属于江苏,林超攀、邱棋缘、虞琳敏同属于福建,张博恒、周雅琴同属于湖南,这意味着省队的利益链更加复杂,在选拔名单时,要考虑的东西自然更多。
二、2023年体操世锦赛与亚运会的名单最后是怎么选出的,省队最后做了哪些利益交换
不管情况如何,最后,总是要产生一份名单的。
就算是这再难产,这份名单也总要憋出来。
而最后的名单,显然是省队利益搏弈的产物,而且,几乎是赤裸裸地将利益分配摆在了人们面前。
最终的名单如下所示:
男队:
世锦赛:孙炜(江苏)、侍聪(江苏)、尤浩(江苏)、刘洋(辽宁)、苏炜德(山东)
亚运会:张博恒(湖南)、邹敬园(四川)、肖若腾(北京)、兰星宇(广西)、林超攀(福建)
女队:
世锦赛:邱棋缘(福建)、欧钰珊(广东)、张清颖(浙江)、周雅琴(湖南)、黄卓凡(浙江)
亚运会:虞琳敏(福建)、左彤(江苏)、章瑾(上海)、张欣怡(浙江)、唐茜靖(北京)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名单是怎么产生的。
考虑到上边所说的邱棋缘-欧钰珊-张清颖的三人嵌套关系,从国家的角度,必须想办法“解套”。那么,一个现实的“解套”办法,就是用国家力量,强制性地让三个人绑定,一起去世锦赛,这样谁也别想“偷奸耍滑”,别想着把主将派往亚运会上“偷鸡”。
最先解套的是邱棋缘。因为邱棋缘与欧钰珊、张清颖还是有一点不同的,就是她除了可以去世锦赛上蹭团体外,她本人的高低杠拥有一定夺冠的可能性(有希望没把握的那种)。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可以答应亚运阵容上虞琳敏为福建“占一个坑”,让福建可以享受到亚运团体冠军的荣誉,虞琳敏在亚运会跳马单项上拥有奖牌甚至金牌的可能,相当于让福建用亚运会高低杠、平衡木的奖牌点交换世锦赛的高低杠奖牌点与亚运会跳马的奖牌点,这样的得失对福建队来说总体是相差不大的,福建可以满意。
而有邱棋缘作为表率,国家可以以此要求欧钰珊与张清颖一起去世锦赛为国家打工。你看,人家福建已经给国家牺牲了主将,你们是不是也要有所表示啊?
对于浙江来说,浙江队里有四个人都有一定竞争力,分别是张清颖、张欣怡、罗欢、黄卓凡。前三者的全能都有一定实力,而黄卓凡是一个高低杠单项选手,高低杠难度较高但不是世界第一流,在世界上有一定冲击奖牌的能力但并没有什么把握。对于浙江队来说,既然把张清颖“献祭”给了世锦赛,那自然需要在亚运会上塞入一名全能选手,张欣怡就顶上了这个位置。张欣怡的特点是理论难度尚可但成套稳定性极差,浙江想在亚运有所收获,就需要张欣怡稳定发挥,帮领导“抢”下这个位置。而罗欢作为老将,虽然整体比较稳定,但是因为年龄问题很难在明年的奥运会阵容里有竞争力,再加上曾经在国家队时也与省里、国家队闹过矛盾,自然不是主捧对象,浙江队如果要在阵容里“占四个坑”,也是其他省队不能接受的。所以如果要舍弃,那自然是头号被舍弃的对象。
对于广东,则是出现了明显的公关方向错误。广东的公关方向,是希望欧钰珊能够入选亚运会,世锦赛顶上胡嘉菲或吴然为省里或国家队打工。但胡嘉菲与吴然属于上下限差距极大的选手,胡嘉菲的上限也不怎么高,这样的选手,在中国希望稳定获得奥运名额的方针下是非常不好用的。据说直到出名单的前一夜,都有广东的领导在持续公关,希望能把欧钰珊调整到亚运阵容,最后以失败告终。而广东“献祭”了欧钰珊去世锦赛,亚运会名单也没有捞到,堪称博弈的最大输家。最让人感到讽刺的是,世锦赛上欧钰珊唯一有可能获得个人奖牌的项目是平衡木,而中国世锦赛阵容竟然平衡木挤进邱棋缘、张清颖、周雅琴三位多次比出过难度6.5+的顶尖高手,如果都正常发挥,那欧钰珊甚至无法挤进队内前三(但如果欧钰珊去亚运会,毫无疑问是平衡木头号热门),只能成为“团体打工人”。广东队倚仗的是在东京周期,广东为国家出力最多、贡献的队员数量最多,东京周期的各省成绩最好,但是总体上而言,凭着这些“余威”,已经很难在浙江、福建这些强势的大省面前要到更多的公关资源。东京周期的总体形势是团体优先保证广东运动员,让广东运动员专心练强项冲击奖牌,其他省份则提供“团体打工人”为之补项,而到了2023年,则是因为各种阴差阳错之下,广东队的主将成为了团体打工人,有时也颇有天道轮回之感。
但是,当选定了邱棋缘、欧钰珊、张清颖上世锦赛之后,各个大省的领导突然发现了有一件事情,似乎不太对了。
大家似乎漏算了什么……
是的,几乎的领导都漏算了一个人——
周雅琴!
周雅琴是2023全锦赛的自由操冠军,也是2021年全运会的平衡木冠军。虽然周雅琴的高低杠一直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成套,她的跳马甚至有的时候Y360也不跳不明白,但是,她平衡木与自由操的强势却不可小视。她的平衡木,有能力与邱棋缘、张清颖一战,对比欧钰珊也能占据上风。周雅琴最大的问题在于,她出身于湖南省,而湖南队这几年一直不太“高贵”,省籍力量不能为她撑腰。但是,虽然省籍不高贵,近几年比较擅长于“宫斗”的王利民何花组却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好机会,将原先在湖南省里的周雅琴上调到国家队的王利民何花组里,挂名于王何组下(实际周雅琴在王何组的训练时间很短)。2023年,王利民何花组手里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手牌”,唐茜靖、祁琦、张怡涵、胡嘉菲等人老的老小的小,要么难度大幅度缩减,要么就是炸起来天崩地裂。而周雅琴便一跃成为了王何组手中最有利的武器,成为了有效的“宫斗筹码”。因此,虽然“亲爹”不太给力,但是因为认了“义父”较为有权有势,竟然成功地变成了强强联合在这关键的时刻“暗渡陈仓”,成为了最大的搅局因素。
如果邱、欧、张三人上了世锦赛,把周雅琴放到了亚运会,那么,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成为高贵省份为了国家纷纷祭献,而一个“屌丝”省份的运动员却成功捡漏大包大揽,让周雅琴蹭到团体金牌不说,平衡木与自由操金牌也几乎成了周雅琴的囊中之物。这个结局,是福建、广东、浙江三个省不能接受的。
所以,其实在出最终名单之前,体操迷们早已经达成了共识。最终的阵容,很可能是以下两种结果:
1.邱、欧、张、周四个一齐打包上世锦赛
2.邱、欧、张三人打包上亚运会。
如果是第2个阵容,那就说明国家队向省队的利益进行妥协,牺牲了国家利益。而如果是第1个阵容,则说明国家队最后强势说服了各省队,避免产生囚徒困境(这里默认读者都了解囚徒困境是什么),但是这个阵容,也是充满了很多不和谐的地方。
最后的结果,是邱、欧、张、周四个人一齐打包上了世锦赛上,谁也别说谁。大家都别想着亚运会偷鸡,都牺牲一点给国家。但这样排阵造成的结果就是亚运会的布阵极薄无比,凭着左彤、章瑾、张欣怡等人,并没有什么把握守住亚运会的单项奖牌甚至团体奖牌。特别是平衡木,唐茜靖的水平下滑严重,左彤难度不高,章瑾姿态差,张欣怡爆炸率极高,四个人各有各有痛点,根本不能保证守住亚运会平衡木金牌。这个排阵被体操队嘲笑为亚运会平衡木金牌“宁给日本,不给友队”。当然,对于一个省的领导而言,如果自己的省拿不到平衡木金牌,让其他省拿了,那相对考评自然差一些,还真不如让日本拿到金。而最后的结果,也果然如人们所预测的,中国队亚运会多个单项奖牌失守,而平衡木这一最强项也是发挥的一言难尽,让日本队将金牌抢夺而去。而世锦赛阵容由于需要绑定四大主力,四大主力都是平衡木高手,跳马都是弱项,在平衡木严重溢出的同时,全国仅有的两个能跳跳马720的女运动员全都在亚运阵容,最终中国队的跳马只能以360封顶的难度迎战,断崖式名列所有决赛队伍的最后一名,完全无法利用533赛制的优势,依赖不稳定的平衡木造成的是很低的下限,完全瘸腿的跳马带来的是不高的上限,这个世锦赛阵容预期能比到什么名次,就完全听天由命了。
邱、欧、张、周四个人,平衡木都是很强的,而世锦赛团体平衡木只需要计入三个分数,这么排阵是出现明显的浪费的。而且,今年体操大魔王Biles复出,特别加强调整了平衡木的稳定性与编排,在今年biles比出的所有平衡木成套中,难度认定率极高,无一次出现掉木,甚至未曾出现过中晃以上的晃动。中国队理论上6.7 6.8的平衡木,因为实际发挥的不稳定只能承认在6.3左右。最终的结果,是中国队的平衡木“四大天后”齐刷刷地倒在了biles的统治之下,被网友留下以下一个段子:
而除了邱棋绷外,欧钰珊、张清颖、周雅琴的高低杠都是弱项,而团体是533的布阵,这就表示在团体上我们必须上一个不太强的高低杠。在这三个人里,高低杠还稍能用点的是欧钰珊,但也不怎么强,所以,团体余下的一个人,就必须补强高低杠。剩下的所有人里,高低杠最强的是黄卓凡,也就因此进入了阵容。
(在这里提一个题外话,世锦赛团体最后一个人,基本在黄卓凡、罗欢、杜思雨三人中选择。其中这三个人的全能实力罗欢最强,但罗欢的高低杠最弱,黄卓凡是除了高低杠别的什么都不能用,杜思雨除了高低杠外,跳马在最后一次队测里跳出了中国近两年全国范围内女子唯一一个成功的DTY(尤尔琴科720)。只不过杜思雨的DTY稳定性并不能保证,高低杠的6.2对比黄卓凡的6.5还是明显下风,最后一个名额选择杜思雨还是黄卓凡都是有理由的。选择黄卓凡的主要问题在于导向实在太差了,几乎等着明着告诉所有人,在中国练跳马出不了头,也不用费尽心思练跳马了,反正你跳出来了名额也不会给你,直接毁灭了中国运动员练习跳马的积极性。而杜思雨也在出名单后旋即放弃了跳马的训练。今年中国队除了大赛不可用的虞琳敏与章瑾外,其他所有人的跳马难度最高只能达到4.4,对比国外顶尖选手如biles、安卓、杰西卡加迪洛娃等人,一人次就会被拉近两分甚至有可能被拉三分,这也是中国队最终未能拿到2023世锦赛团体奖牌的最关键原因)。
而杜思雨、罗欢等人未能成功入选的最关键原因,一般分析倒并不是实力原因。世锦赛与亚运会阵容一共就10个坑,可谓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坑都特别关键。特别是亚运会的团体,中国队只需要面对日本二队,基本只要入选了亚运阵容,极大概率就可以拿到亚运团体金牌。这样,每多塞一个省的运动员,这个省就能多分“一杯羹”。在这种情况下,亚运会尽可能“雨露均沾”,也就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而杜思雨与罗欢的共同点是,她们都是“复出老将”,本质上是为了竞争今年在成都举行的本土大运会而特意复出的。只是在比完大运会后,发现她们的能力居然还不错,恢复的状态可以与现役的运动员比一比,所以持续练到了世锦赛与亚运会的阵容选拔。但是,在阵容选拔上,这样的运动员可以说是“爹不亲娘不爱”,身后是没有什么势力愿意“保”她们的,最后的落选,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以杜思雨举例,杜思雨可以代表北京的利益,但是,杜思雨是在省里训练的,她并没有国家队的挂靠教练。虽然她之前曾经一度属于王利民何花组的名下,但那已经是5年前的事了。现在的杜思雨如果出了成绩,那也不会记王利民与何花一毛钱的功劳。相比于同属于北京的唐茜靖,唐茜靖既可以代表北京省队的利益,又可以代表王利民何花组的利益,尽管杜思雨可能创造的价值在唐茜靖之上(杜思雨的跳马高低杠都有一定价值,比不了的平衡木一方面中国不缺人,另一方面唐茜靖的平衡木下滑也非常厉害),但北京与王何组显然是更愿意去保唐茜靖的。在北京队只能竞争一个“坑”的情况下,杜思雨和唐茜靖谁更可能选上阵容,也就不言而喻了。
最有意思的,则是江苏队左彤的这个名额。江苏队一直是男子强队,队里有孙炜、侍聪、尤浩、尹德行四位全能好手,也曾经出过翁浩等单项高手,是国内男子团体冠军的常客。但是,江苏队的女子则一直不是很强,缺乏在国内取得名次的能力。直到江苏队出现了左彤,左彤的特点是难度不高,稳定性尚可,四项都乏善可陈但四项也没什么短板,在世界上想争取奖牌几不可能,想要在国内拿牌也非常困难。这样的运动员是比较标准的“团体补丁”型运动员,没啥优势但也弃之可惜。而这次的阵容选拔,江苏队想在女子上也分一杯羹,希望能蹭到女子团体。左彤因为稳定性,选择赛的队测全能两次也都在前十以内,是有些希望的。但是,因为左彤没什么强势点,要选她进女队阵容,就很考验江苏队的公关能力了。
而众所周知的一点是,世锦赛日本男队将会派出一线阵容,奥运全能冠军桥本大辉等悉数在列,而我国全能最强的张博恒则带队征战亚运会迎战日本二队。这表示,在亚运会获得男子团体金牌几乎易如反掌,集结了一切有利因素(主场作战、对手不强、大佬带团),而在世锦赛上想取得男团冠军则难如登天。因此,为了让左彤蹭上亚运会团体阵容,江苏队将自己队内有竞争力的三名全能选手,孙炜、尤浩、侍聪(另一位全能选手尹德行作为替补)都派往了世锦赛为国家打工,亚运会并没有“留人”,这样“聪明”的做法自然取得了各方势力的好感,而亚运阵容因为江苏队的成全,空出的那个位置就给了有赞助商支持的福建队的林超攀。这一系列操作,被体操迷们笑称为“三男换一女”,而由于女队的各种“大佬”都被国家战车“绑架”上了世锦赛,亚运会的对手奇弱无比,加上日本队出了一个特别奇葩的插曲,导致左彤以一套并不优质的发挥阴差阳错地拿到了亚运会女子体操全能冠军,虽说总体上江苏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但不免让人有一种啼笑甚非之感。
(日本那个奇葩的插曲是,日本队的选拔方式是,全能前五的选手作为世锦赛正选,全能第六世锦赛替补,全能第七到第十一为亚运会正选。而日本队原有一名全能实力非常强的运动员坂口彩夏,其全能实力在左彤之上,在不久前的大运会上获得全能铜牌,但选拔赛失误落到了全国第七名,将带队征战亚运会。原本,坂口彩夏是中国队亚运会全能最大的对手,但是,在临出战前,日本队的世锦赛正选有一人受伤,导致日本体协宣布,原全能第七的坂口彩夏由亚运会领军变成世锦赛阵容的替补,亚运会将以四人应战,坂口彩夏只得挥泪告别原本自己可以闪耀登场的亚运会,前往世锦赛为队友拍手拎包。)
而中国体操队在经历了这样一通折腾后,最后派出了上文所述的名单。而这样的结果,最后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亚运会上女子跳马、高低杠、平衡木金牌全线失守,团体、全能、自由操赢的惊险无比(很大程度源于朝鲜队过于瞎眼的裁判缘,朝鲜队虽有一定实力但久不参赛已经将国际上能得罪的势力快得罪完了),世锦赛女队首次出现团体跳马派上三个360的雷人情况。而因为跳马的过于孱弱,中国女队虽然历史罕见的团体只大失误一次(上一次全体全部成功还在06年,难度完成分分家之后,仅有06、08、15、23这四届团体大失误在一次以内),但仍然无缘领奖台。高低杠邱棋缘成功夺冠,但平衡木的四大天后最终一齐倒在了拜尔斯这面“叹息之墙”下。而男队则是预赛集体“疯魔”,一共预赛比了21套,只顺了4个成套,险些无缘团体决赛(只要再低0.4分就将无缘团体决赛),创造了历史最差的预赛成绩,最后靠着林超攀从亚运会赛场“千里驰援”赶赴世锦赛,用缩水成套勉强撑完了团体决赛(就是撞上了前文所说的特例),取得了团体亚军。
当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了。
三、省队制度,最终的受害者还是运动员
前段时间的一件事情,让省队制度的一个问题,彻底地暴露出来。
学青赛,听这名字,大家也知道一定是个小比赛。它主要针对我国当前的未成年运动员,为15岁以下的运动员举行的一个比赛。比赛本身的质量不高,水平也并不激烈,总体说来,不过是为运动员的训练做一个阶段性总结的一个比赛。
然而,在这样的比赛中,观众却看到了非常让人心疼并愤怒的一幕,并纷纷质疑省队领导的残忍与自私。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2023年第一届学青赛这届的东道主是广西,而广西因为承办了这届的学青赛,就提前未雨绸缪,从其他省里“租借”了一些运动员,挂名在广西名下。蒋书轩就是其中的代表。类似的,当年的第二届青年运动会(简称为二青会),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山西队也因此租借了韦筱圆、伍若竹等运动员,在二青会时代表山西参赛,比完比赛后回到了各自的省队(如韦筱圆回到了广西),韦筱圆在二青会上取得的成绩,就算作了山西省领导的成绩。之后韦筱圆的成绩就归属于广西队,与山西的缘份,也就“到此为止”了。
而蒋书轩,也是类似的代表。在南宁举办的学青赛上,她要代表广西参赛,作为东道主选手为她的“东家”争光添彩。然而,令人揪心的是,蒋书轩在到达赛场时,已经肉眼可见地处于重伤状态,脚上即使缠了几圈绷带,也遮掩不住她连走路都很困难的事实。
但是,蒋书轩,在此时此刻,是属于省队的。
而她的省队,在此时,是广西。
她的省队,很可能,从此以后,不再是广西。
让她比赛,是她要为广西应尽的义务。而广西省的领导,也有逼迫她比赛的权力。即使重伤到走路脚都疼的地步,她也必须为她此时的“主子”尽自己的力量。
这,就是一个运动员无法逃避的宿命,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什么也决定不了。
我们知道,在面对这样的伤病,运动员最好的选择是休息,等伤势养好再训练、出战。国外的很多运动员不是没有伤病,穆斯塔芬娜、安卓等我们觉得经常参赛的“铁人”运动员,都曾经遭受过毁灭生涯级别的伤病,但是她们都有权力在最需要养伤的时候,把自己的身体状态恢复到最佳再恢复训练,并很快地重返巅峰甚至达到了之前没达到过的更高的高度。
但是,中国的运动员不能,没有这个权力。在他/她们的头上,有着省队这一沉重的枷锁。
省队要的,就是你在能站出来的那一刻,为他们站出来。省队奉行的,就是他们花钱养了你,那在他们需要你回报他们的时候,你就需要义无反顾、无条件地为他们所付出。
于是,我们看到了下面的一幕:
学青会蒋书轩跳马www.bilibili.com/video/BV1Ne411Q7t4
平心而论,这样的结果,虽然不人道,虽然让人觉得残忍,但在当前的制度下,我们还真不能指责广西省体育局什么。
因为,当初买你过来,就是指望着这一下的。如果这时候不让你跳这一下,那当初花的钱就真的白花了。
经此一役,你我之后再无关联。也就是说,哪怕你真的因为这一跳导致受伤、甚至粉碎性骨折、甚至残废,在那之后,也与我无关了。
你将回到你的原籍,你伤病的后果,将由你原籍的省队承担。我不会付出额外的医疗与善后成本,而如果你不跳这一跳,那当初买你的钱,就白白损失了。
所以,既然我有这个权力,那我为什么不用呢?没有人是天生的善人,官场之上,政绩远比善心重要。而运动员本身的意义,其实在省队看来,就是他/她能带来领导的政绩。
所以,蒋书轩哪怕冒着终生残疾的风险,这一跳她也必须跳下去。
所以,对蒋书轩来说,哪怕有可能毁灭自己的运动生涯,这一针封闭针,她也必须去打。
所以,对领导来说,蒋书轩不跳白不跳,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领导也必须驱赶着蒋书轩去赴这一趟九死一生的险路。
对比之下,广东队的柯沁沁,同样是青年组的希望之星,同样可能拥有闪亮的前途,同样潜力无限,同样在学青赛上有不轻的伤病。但是不同的是,柯沁沁是广东队的“自己人”。
所以,广东队让柯沁沁在这样的比赛中,安心养伤,不再出场。而蒋书轩,则没有选择的权力。
作为运动员,蒋书轩无法选择她在什么时候参加什么比赛,她也无权决定自己会被哪个省队租到哪个省队,她无权决定自己能不能养伤,她也无权决定那一针封闭要不要打。
运动员,本质上,只是地方领导获得政绩的工具,如是而已。
而不只蒋书轩,已经有很多的希望之星,在此之前,因为省队的原因而毁灭了。他/她们,最终还是被时代的一粒沙,压入了无尽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