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你好,我是心探教练余,仔细读完这段文字,能体会到题主的压力,也感受到题主的觉察和对自我的认识,非常棒。情绪感知是我们认识、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也是情商的一种体现。陈婕君老师在《可塑的我》中写道:很多人无法处理事情或情绪,是因为他们将感受、情绪和想法这三者混为一谈。感受是什么?是人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的一些生理性的、生物性的反应。比如说,有人用针扎你,你感觉疼,这是感受;冬天北风吹来,你感觉冷,这也是感受。感受不仅包含对周围环境刺激的反应,也包含对自己内在刺激的反应。就如题主所写,被选中参加比赛,害怕失败,精神太紧张。情绪是什么?是人们对感受的反应。比如说,周围的环境很热使得手心出汗,心跳加速,情绪就是当自己身体很热心跳加速时感到的烦躁或兴奋。情绪和感受一般会通过神经系统的周围神经系统做出反应。就如题主所写,得知被学校选上去市里参加比赛,我情绪怎么也控制不了,精神快崩溃了。想法是什么?是一个人怎样理解、解释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因为涉及理解和解释,所以想法一般不产生在周围神经系统,而产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就如题主所写,什么时候能中个大奖,就再也不干这些狗屁事情了,也不需要证明自己了。接下来我们重新分析这件事情,看看能否在理解自己的情感变化,进而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看清自己。当我得知被学校选上参加市里比赛,我的想法是什么?给我带来怎样的情绪和感受?我第二次被选中,这次要拿一等奖?不是我要求高,而是怕别人议论,怕以后学校不选我。其实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想拿奖,是自己内心什么需求?怕别人议论感觉丢人,又是自己内心什么需求?我们也可试着问问自己,对于学校的选拔具体细则,自己是否清楚和理解,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和上次选拔相比,自己在哪些方面又取得了进步?我们还可以尝试和情绪和解,当自己焦虑矛盾时立刻喊停,然后深呼吸后做一些别的事情,如听听音乐,拉伸运动等让自己抽离,冥想和正念也是非常不错的调节方式。我们也可以试着记录自己此刻的感受是什么?你的书写只面对自己,所以尽管大胆坦诚地写出自己的感受,既能帮助我们了解情绪的产生和影响,也能帮助我们厘清问题的根源。当我得知还有一个老师也被选上,我的想法是什么?给我带来怎样的情绪和感受?如果她拿奖我没拿到怎么办?她看起来心理素质比我强多了?以后和她竞争就更没优势了?其实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和她攀比,是自己内心什么需求?怕她拿奖,又是自己内心什么需求?人与人的比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自我概念、情绪状态和对未来的期望。或许我们并没有立志“要做No.1”,但不知不觉中,似乎被比较的“无处躲避”。上行比较会带来自卑,过度比较也会让自己的动力慢慢消失。当你比较带来自卑时,负面的自我会慢慢形成,自我的形象开始扭曲,接踵而来的是认知、情绪和失控的行为。就如题主所写,我不由自主的害怕,可能就是我们自我评价偏低的一些原因引起。阿德勒的课题分离告诉我们,你是你,他是他,别人在实践他的人生,你不必追寻脚步。我们可以客观的评估自己,我们的悟性,我们的灵感,我们的经验,都会让我们的参赛层层加码,同时我们也会有弱项,可能是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心理不稳定,也可能是顾虑较多等等。我们可以尝试接纳自己,试着对自己说:“虽然我有不足,我接纳我自己,我也在进步”。拨开比较的迷雾,不再为忍不住比较而纠结痛苦,也不再为上行比较而被牵着鼻子,也不再为高不成低不就的中间状态而迷茫徘徊。弘一法师曾说过:“人之所以痛苦,就是自己执念太深,放而不舍,失而不甘”。我们还可问问自己,心中优秀的我是怎样?此刻我能做些什么?所以,感受、情绪和想法,实际上是神经系统和大脑对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协调顺畅使得自己内心平静。我们尝试和那个参选老师做一次坦诚沟通,很高兴能和她一起代表学校共同参加比赛,听听她备赛的一些感受,也听听她对自己的一些建议。良好的沟通既能释放我们压抑的情绪,也能帮助我们了解彼此。我们也可以寻求帮助,因为这件事情既然困扰着你,那么想马上克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试着找一个你信任并一直给予你正面支持的亲友寻求倾诉,如果觉得有必要,也可以找个咨询师,因为情绪一定要有一个输出,缓解我们内心的沉重和阻塞。我们也要给自己赋能,生命是不断体验的过程,任何一个阶段的成功失败都不足以定义我们的人生,偶尔去大自然走走,偶尔买个彩票博一下运气,放松情绪,愉悦身心,生活和工作都是我的一部分。推荐《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题主你好,我是心探教练余,仔细读完这段文字,能体会到题主的压力,也感受到题主的觉察和对自我的认识,非常棒。情绪感知是我们认识、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也是情商的一种体现。陈婕君老师在《可塑的我》中写道:很多人无法处理事情或情绪,是因为他们将感受、情绪和想法这三者混为一谈。感受是什么?是人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的一些生理性的、生物性的反应。比如说,有人用针扎你,你感觉疼,这是感受;冬天北风吹来,你感觉冷,这也是感受。感受不仅包含对周围环境刺激的反应,也包含对自己内在刺激的反应。就如题主所写,被选中参加比赛,害怕失败,精神太紧张。情绪是什么?是人们对感受的反应。比如说,周围的环境很热使得手心出汗,心跳加速,情绪就是当自己身体很热心跳加速时感到的烦躁或兴奋。情绪和感受一般会通过神经系统的周围神经系统做出反应。就如题主所写,得知被学校选上去市里参加比赛,我情绪怎么也控制不了,精神快崩溃了。想法是什么?是一个人怎样理解、解释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因为涉及理解和解释,所以想法一般不产生在周围神经系统,而产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就如题主所写,什么时候能中个大奖,就再也不干这些狗屁事情了,也不需要证明自己了。接下来我们重新分析这件事情,看看能否在理解自己的情感变化,进而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看清自己。当我得知被学校选上参加市里比赛,我的想法是什么?给我带来怎样的情绪和感受?我第二次被选中,这次要拿一等奖?不是我要求高,而是怕别人议论,怕以后学校不选我。其实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想拿奖,是自己内心什么需求?怕别人议论感觉丢人,又是自己内心什么需求?我们也可试着问问自己,对于学校的选拔具体细则,自己是否清楚和理解,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和上次选拔相比,自己在哪些方面又取得了进步?我们还可以尝试和情绪和解,当自己焦虑矛盾时立刻喊停,然后深呼吸后做一些别的事情,如听听音乐,拉伸运动等让自己抽离,冥想和正念也是非常不错的调节方式。我们也可以试着记录自己此刻的感受是什么?你的书写只面对自己,所以尽管大胆坦诚地写出自己的感受,既能帮助我们了解情绪的产生和影响,也能帮助我们厘清问题的根源。当我得知还有一个老师也被选上,我的想法是什么?给我带来怎样的情绪和感受?如果她拿奖我没拿到怎么办?她看起来心理素质比我强多了?以后和她竞争就更没优势了?其实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和她攀比,是自己内心什么需求?怕她拿奖,又是自己内心什么需求?人与人的比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自我概念、情绪状态和对未来的期望。或许我们并没有立志“要做No.1”,但不知不觉中,似乎被比较的“无处躲避”。上行比较会带来自卑,过度比较也会让自己的动力慢慢消失。当你比较带来自卑时,负面的自我会慢慢形成,自我的形象开始扭曲,接踵而来的是认知、情绪和失控的行为。就如题主所写,我不由自主的害怕,可能就是我们自我评价偏低的一些原因引起。阿德勒的课题分离告诉我们,你是你,他是他,别人在实践他的人生,你不必追寻脚步。我们可以客观的评估自己,我们的悟性,我们的灵感,我们的经验,都会让我们的参赛层层加码,同时我们也会有弱项,可能是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心理不稳定,也可能是顾虑较多等等。我们可以尝试接纳自己,试着对自己说:“虽然我有不足,我接纳我自己,我也在进步”。拨开比较的迷雾,不再为忍不住比较而纠结痛苦,也不再为上行比较而被牵着鼻子,也不再为高不成低不就的中间状态而迷茫徘徊。弘一法师曾说过:“人之所以痛苦,就是自己执念太深,放而不舍,失而不甘”。我们还可问问自己,心中优秀的我是怎样?此刻我能做些什么?所以,感受、情绪和想法,实际上是神经系统和大脑对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协调顺畅使得自己内心平静。我们尝试和那个参选老师做一次坦诚沟通,很高兴能和她一起代表学校共同参加比赛,听听她备赛的一些感受,也听听她对自己的一些建议。良好的沟通既能释放我们压抑的情绪,也能帮助我们了解彼此。我们也可以寻求帮助,因为这件事情既然困扰着你,那么想马上克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试着找一个你信任并一直给予你正面支持的亲友寻求倾诉,如果觉得有必要,也可以找个咨询师,因为情绪一定要有一个输出,缓解我们内心的沉重和阻塞。我们也要给自己赋能,生命是不断体验的过程,任何一个阶段的成功失败都不足以定义我们的人生,偶尔去大自然走走,偶尔买个彩票博一下运气,放松情绪,愉悦身心,生活和工作都是我的一部分。推荐《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