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22日,休斯顿丰田中心的穹顶下,计分板上的68:71像一把火焰,燃烧着傍晚的空气。加时赛的计时器正在逼近最后两分钟,姚明微微弯腰,压着那只渗血的膝盖,满身的汗水从他那坚韧的身躯上蒸发成一层白雾。此刻的他已经拼搏了49分钟,而命运的齿轮却卡在了这个加时赛的尴尬时刻。
就在这时,老鹰的中锋普尔兹比拉因第六次犯规被罚下场,像一座2米16的白色高塔轰然崩塌。就在不久前,他的搭档克雷布拉也因对姚明的多次犯规而被迫退场。亚特兰大更衣室的空气弥漫着一种血腥的调侃:“我们就像伐木工,却撞上了长城!”而在球场的另一端,弗朗西斯正懊恼地捶打着自己20投仅5中的糟糕表现,莫布里的跳投在加时赛里彻底冻结。在这寂静的寒夜中,唯有来自上海的姚明的手中仍然残留着一丝温度。
时间回溯到六个小时前。那时,姚明在球员通道里一边吃着母亲蒸的菜包,一边听着ESPN解说员的嘲讽:“这个中国巨人能扛得住老鹰的攻击吗?”这支东部球队的战绩惨淡,只有18胜37负,但今晚却化身为90年代底特律那样的狠角色。首节姚明三次被摔倒在地,却用13罚11中的表现回应了对方的野蛮攻击——这83.3%的罚球命中率如手术刀般剖开了针对他的“砍姚战术”的伤疤。但真正的考验发生在第三个加时,当体能师琼斯递给姚明葡萄糖注射液时,他却拒绝了:“把球给我就行。”
在最后的两分十七秒里,姚明化身为一辆蓄势待发的战车:
→ 在左侧,他一个翻身勾手,篮球在普尔兹比拉指尖上方悬空滑落,随后应声入网,得分来到第37分;
→ 右侧,他在三名防守者的合围中,背身强打,硬生生拧身上篮,巨大的吼叫声震荡篮架,得分来到第40分;
展开全文
→ 然后在比赛的最后23秒,姚明接到球却遭遇双人围攻,他灵巧地将球传给了空切的杰克逊,后者的上篮引发犯规,最终两罚一中。这一次生涯第七次助攻,如同一根银针,从容地撕开了老鹰的包夹防线。
21年后,在奈史密斯纪念馆,姚明的球衣旁边镌刻着乔丹的赞叹:“他肩上承载着十三亿人的期盼,却走得比任何人都稳。”如今,在休斯顿的少儿篮球训练营,教练仍在循环播放当年2月的比赛录像:“看看那个身穿11号的大个子——他教会全世界一个道理:真正的长城,不是石头砌成的,而是意志铸就的。”当华裔少年在第三个加时模仿姚明的勾手时,篮球划出的优美弧线将两个大陆的晨昏连接在一起。
疼痛是每位战士的勋章,而41分则是孤独勇者的墓志铭。这一切让这位东方巨人站立于NBA的殿堂,也让整个殿堂开始抬头仰望东方的天空。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