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化球员险些为俄罗斯创造历史,中国足球距离归化有多远?

本届世界杯,费尔南德斯成为俄罗斯主力右边后卫。除了小组赛最后一场和乌拉圭的比赛下半场被替换下场,其余比赛他全部打满全场,包括两场淘汰赛和西班牙以及克罗地亚的120分钟比赛。他总共完成7次抢断和18次解围,送出4次威胁传球。在小组赛第二场俄罗斯3-1击败埃及的比赛中,费尔南德斯送出助攻。和克罗地亚的比赛,当加时赛临近尾声,俄罗斯陷入绝望时,费尔南德斯的头球挽救了东道主。

在本次备战世界杯的大名单中,俄罗斯还有两名归化球员:诺伊施泰特和劳施。两人都出生在俄罗斯,拥有德国血统,从小移民德国,代表德国各级别青年队征战,诺伊施泰特甚至还为德国国家队出场过2次。俩人都在本次世界杯周期被俄罗斯足协归化。但俩人均落选了23人正式名单。

不止足球,地大物博的俄罗斯归化运动员的历史悠久。在2003年,普京亲自签署文件,特批美国球员霍尔登加入俄罗斯男篮,后来他帮助俄罗斯队夺得欧洲冠军。

此次归化费尔南德斯对俄罗斯国家队在世界杯上的助力,下届世界杯东道主卡塔尔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大量归化球员。再联想到体育界的归化潮流,那么中国足球距离归化球员有多远呢?

“归化”是一个移民法上的名词,即允许外国人获得国籍,英文是natrulization。“归化球员”是指一名球员通过取得他国国籍,取得合法参赛资格,从而代表他国参加国际赛事。对此,国际各大体育组织的定义不同,国际足联的规定则包括球员本人出生在该国、球员的父亲或母亲出生在该国、球员的祖父或祖母出生在该国,或者是年满18周岁后,在该国连续生活超过5年以上(没有为其他协会成年国家队征战过正式国际A级赛事)的球员都可以为该国国家队出场。

归化球员的目的,显而易见,是为了弥补位置的薄弱,增强即战力,为归化国提高竞技成绩。从这个角度,中国足球显然需要归化球员。

中国足球归化外籍球员有两方面的障碍:心理障碍和技术障碍。

开放性的移民国家,如参加世界杯的欧洲多个国家,澳洲的澳大利亚,对”归化“完全不在意。日本这样的岛国,地域狭小,资源匮乏,但有着极强的适应和变通能力早就与世界接轨,归化对于他们早已成为常规操作。中国在近现代长期封闭,对于归化球员,宽容度极低,一直抱有排斥的态度。

即便在心理上可以接受归化球员,但技术上的障碍更难突破。

​首先中国并不允许公民拥有双重国籍,这意味着一旦球员加入中国国籍,必然要放弃原有国籍。全世界如今仅有20多个国家完全不承认双重国籍。日本是一个非移民国家,是公认入籍不容易的国家,每年的入籍人数为10000人左右。而中国近半个世纪入籍的人数只有1000出头,可以说中国国籍是世界上入籍门槛最高的国家之一。即便绿卡,近30年平均下来,每年也只颁发200张左右。

其次,按照国际足联规定,即使取得中国国籍,一名外籍球员也需要在中国居住满5年以上且没有为其他足球协会成年国家队出场才可以成为归化球员。在中超效力满5年的外援非常少,到了五年也基本进入该退役的年纪。

归化球员对于短期成绩的提升可谓立竿见影,但对于长远提升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却是治标不治本。整体水平的提升还要依靠完备的体制搭建好金字塔的塔基,系统培养青少年,建立起更广阔的选材规模。比起归化球员的难度,也许中国足球面对的足球人口匮乏的困境和青训体系是一道更难解决的难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